0%

读书笔记|灵韵与救赎:本雅明思想研究

【在读】引言就足够有吸引力了,言简意赅。
(4.11)虽然好懂但感觉很贫瘠,现代性不就是这些东西吗?
(5.12)写得也太陈腐了。
(5.13)分析两位文人的部分写得逻辑性极差,尤其是卡夫卡的部分,想多讨论几个话题“忘却”“进步”“动物”,串在一起但是完全没讲清楚。

引言 “紧急状态及其应对”

现代性概述

  • 现代性: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历史文化的一种性状。代表了人及社会文化等的全面转变,一种不断改造世界的内在需求。
    • 康德
  • 前现代性(宗教时代)-现代性:前现代性田园诗歌般的典雅宁静是与现代性的自由理性相矛盾的。为了摆脱专制、迷信、传统规则,必须舍弃前现代性。
    • 马克思-福柯,情境化叙事的决裂
  • 现代性的两面——启蒙现代性与美学的现代性:两者的冲突表现在启蒙理性以理性、进步为价值诉求,而美学的现代主义则以审美、自由为主诉。审美主义拉出前现代性的幽灵反抗启蒙桎梏。
    • 黑格尔“绝对理性”-尼采“上帝已死”,应该以艺术取代宗教传统。
    • 韦伯“解魅与启蒙”,现代存在迫使文化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启蒙理性沦为量化、形式与功能的工具理性,君临于实质理性的自由之上。

      本雅明思想重点

  • 紧急状态:外部世界与精神的紧张状态非例外而是常规。
  • 阿本之争:社会批判派(阿多诺-哈贝马斯-詹姆逊)-纯文化研究(本雅明-恩森斯伯格-麦克卢汉),本身就是现代性之争。
  • 弥赛亚精神

第一章 作为“非宗教时代”的现代

(由前现代到达现代,失去了某种诗歌经验;本雅明的解决方式是试图重构与被忘却之物的联系和接触。)

  • 紧急状态的危机:作为人之外的价值判断与生活依据彻底隐退之后,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人能否凭借自身独立担负起人类及整个尘世的价值?
    • 作者的回答:非宗教时代意味着回到了更古老的非信仰时期——洪荒时期。宗教时期成为宗教创始人的方法,如今已经不再适用。故而诞生了本雅明,卡夫卡。

      “大众”:现代社会的新的人群

人群就像置放于闲游者面前的一道屏障,是一种能让孤独的个人麻醉的最新大麻。人群抹掉了个人的所有痕迹,是流浪者的最新避难所;人群是城市里的最新迷宫,最深不可测,在迷宫中,铭刻了以前那些未知的沉淀下来的城市意象。

  • 现代社会是由新的人群(the crowd)——大众(the masses)构成的。大城市里沉默的、被动的大众构成了一个母体,影响着城市的变迁。大众——面孔千篇一律、行色匆匆,对他人的存在漠不关心,然都是单子似的孤僻的个人。

商店的顾客便是他们的模式,这些人各怀着自己的利益云集市场,环绕起他们的“共同目标”。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人群只是一种数字的存在。这种存在隐藏着人们身边地一个巨大的怪物:由于私利的巧合而集中起来的个体。如果这种集中变得显而易见——集权国家对此负有责任。

  • 是商品和资本连接起如此巨大的“人群”,再加上集权国家的推波助澜,大众成龙现代社会普遍的现象。近代史的主要流程,就是不断把人类生活理性化地组织起来,把人变成简单的“经济人”。(韦伯)
  • 霸权(葛兰西)使统治与剥削更隐蔽了,伴随着由工人阶级中分化出白领阶层以及工人渐渐被整合成一个反对革命的阶级,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在广义上成为难逃苦海的人类中的一部分,正在失去整体意义上的政治价值,普遍受到媒介和通俗文化的操纵,抵抗只能在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进行,甚至这一层面都难以维系。
  • (波德莱尔)“失去我的标志”-“光环”,与艺术创作中的“灵韵”有相似含义。失去光环,是“人”的彻底堕落。

现代社会的个体危机:丧失“经验”与转向内心

  • 失去宗教,人类不仅无家可归,甚至变成破碎不全的东西。

    • (福柯)大众中的人只有两种:父亲和儿子;只有两个层次:“作为受难者的暴君,作为暴君的受难者”。儿子是失败者的代名词,受压迫而被惩罚或流放;父亲是“沉沦者”,是掌握权力的人。
  • 本雅明的独特性在于从经验和情感两方面来看待现代人的“人”之消失:

    1. 人与现代经验

      我们变得贫乏了。人类遗产被我们一件件交了出去,常常只以百分之一的价值押在当铺里,目的仅仅是为了换得“现实”这点零花钱。

      贫乏在于经验的丧失。

      • 本雅明提出与康德不同的经验-知识观。

        • 康德认为知识始于经验,但也存在先验知识独立于一切经验,如感性、伦理、道德、艺术、美学。经验处于突然层次(is),而先验知识处于应然层次(ought-to-be)。
        • 本雅明认为康德的经验是一种低级而原始的经验。本应把知识看成是完全中立的,先于主客体的领域,而试图把知识建立在经验上,其结果是康德把知识建立在主体性上,把经验建立在客体性上。本雅明认为这样的思考表明了康德的主观错觉与“神话残余”。
        • 本雅明认为哲学应当“把认识论的基础建立在更高的经验概念上”。更高的经验概念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本雅明区分了“完整经验”与“体验(破碎经历)”。体验呈现的是个体丧失意志后的分裂、片面的感受,体验表面人类的经验结构已发生了变化。
        • 知识由于失去了依托,也就失去了内在价值。知识成为了一种关于知识的哲学体系。^[1]
        • 传统经验难以恢复,现代人都沉浸在一种新的体验中——震惊。震惊就是人毫无防备地面对外界事物或能量的强烈、突然、反复的刺激。

        [1]我靠,越看越觉得知识分子讲的都是那一套。又拿(前现代的)崇高出来,这不是很老套吗?

    2. 个人之情感与爱
      • 经验贫乏,个人必须退回到情感与爱的领域寻找生命的意义。“爱就是和解”-“爱就是亲和力”。亲和力是指选择的亲缘关系。前现代的牢不可破的爱已经变质,“在这充满变换和动荡的世界上,每个人都乐意扮演新的角色,不可能实现情感的绝对的、永久的稳定。”

        求爱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无声的却十分正经的交易。这种彻底的私下求爱,隔断了与任何责任的关系,成为一种全新的调情方式。

      • 本雅明区分了内在性与内心两个概念。内在性使人和艺术能够获得挣脱商品关系的链条并因此回到存在的原初性,回到作为个体的人对过去世界的真实体验。现代人一方面在现实物化生活中和机械性劳作中丧失生命自然,另一方面通过逃向私人的内心幻觉获得鸦片式的满足。回到内心,表现在居住空间上的变化,就是个人的私人空间被乌托邦化,作为个体抗拒资本膨胀扩大的最后堡垒。居室变成商品世界中的孤岛,它既是避难所,又是囚笼;它既使个人获得在商品世界里的喘息空间,用艺术构筑了一个避难所,美的幻想在一个虚幻中逃离了苦难现实,平息了反叛。

非宗教时代与“弥赛亚”的意义

  • 本雅明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天使而转向犹太神学的救世主——弥赛亚。卡夫卡说,弥赛亚只在不需要他的时候才会来。迟到的弥赛亚没能来得及在生存意义上施行拯救,而只能在死亡意义上施行拯救。

第二章 灵韵消逝

  • 表面上,人类已经征服自然。但是自然的抽象力量隐藏于机器、电影、机械结构、现代物理学中,人反而被征服。艺术表现上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由机械重复而导致的灵韵消逝。

    灵韵——信仰时代的价值之光

  • 灵韵:

    1. 距离感和无法接近感。(空间、时间)
    2. 在本质上是一种拜物教,是以人和物的关系替代人和人的关系。将自然人化,主客体深刻融合。
    3. 从感知角度、审美经验而言,灵韵表现为对艺术品的凝神观照、全神贯注。建立在闲暇之上。
    4. 灵韵有一个清晰的历史性变迁脉络。
  • 膜拜价值-展示价值;聚精会神-精神涣散;v

灵韵消逝:由“礼仪”到“政治”

  • 本雅明认为前现代的艺术是礼仪的,而现代以后的艺术是政治的,而其中有一个过渡期,即早期浪漫主义到唯美主义:作者认为这个回答针对艺术的意义问题。

    • 经验的“真”“假”无从言起,经验成为真理的关键在于仪式。灵韵意味着美的呈现,意味着后代人对前代人的遗言有一种神学式的信仰。
    • 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艺术神学。艺术可以使人达到真正的政治自由。
    • 现代艺术:
      • 艺术蜕变为依赖于展示价值的大众艺术,摆脱了膜拜基础,不仅是技术带来的,也是现代大众的加入带来的。而大众和艺术的关系变成了最先进的关系——大众文化,刺激了大众的政治功能。
      • 对艺术民主化是否可能的疑问:阿多诺批判大众文化以一种自由的许诺剥夺了人们真正独立的、个性的自由。
      • 宗教膜拜-艺术膜拜-明星膜拜。而明星膜拜是一种商品机制。
      • 公众领域出现转型,艺术的分化:公共领域艺术的政治化,变为展览品;私人领域灵韵艺术成为个人的膜拜物。膜拜失去了普遍基础,艺术成了个人信仰,被私人领域化。

        现代“灵韵”:“商品的光环”

        从这里开始满嘴黑话了,开始考虑润。我已经不愿意看黑话了。很多内容没怎么看懂。
  • 拜物(fetish):原始人认为具有内在魔力而加以崇拜的无生命之物,或因神灵驱使而具有生命之物。同样是一种异化,以人和物的关系代替人和神的关系。

  • 异化:黑格尔“客体化”,马克思“异化”,卢卡奇“物化”,本雅明“灵韵消逝”,马尔库塞“单向度”,都意味着排斥人的自然而感性的生命。异化过程中,人同自己疏远,成为一种商品,服从商品社会统治的法则,舍弃自身独立的要求。

  • 文学艺术的商品特性,使艺术获得了自主性,也导致了传统艺术的解体。

(广告)事实最终是以墙壁上巨大图像的形式向公众分发,于是多愁善感以一种美国方式恢复了生命而得到释放,正如早已不再被任何事物感动的人们又被电影教会了哭泣。

现代“灵韵”:法西斯主义的“灵韵”

这章好懂多了,上一章难懂可能是因为我没有马哲基础。

  • 法西斯主义以唯美主义使灵韵借尸还魂,使政治审美化,获得了仪式与崇拜功能。
    • 灵韵消逝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必然是虚无主义。艺术不为其他,只为自身。“虚无”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带来的“丰富”密切相关。
    • 法西斯主义的信条“崇尚艺术,摧毁世界”在本质上是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理论登峰造极的体现。知识分子没有意识到紧迫的现实问题,只顾挽救自律艺术的最后的灵韵。
  • 本雅明部分地放弃无政府主义,引入了共产主义。激进政治的意义在于其实践能力。本雅明认为唯美主义以来知识分子享受的教育特权使他们与资产阶级有一致性,在文化上永远不可能与无产阶级一致。
  • 不足:艺术的根基变为政治,现代艺术若要维持在公共领域的地位必须政治化。唯美主义是对艺术私人领域化的一种理论反应;唯美主义通过放弃浪漫主义的道德追求而表达艺术家的政治反抗,已经是一种艺术政治化的努力。

第三章 权宜之计:放弃灵韵

  • 权宜之计:
    • 革命与破坏
    • 称许艺术大众化带来的民主
    • 提出艺术也是产品
    • 提倡批评家成为战略家
    • 针对法西斯的政治审美化,赞同共产主义的艺术审美化

      “阿本之争”:从旧的好东西还是从新的坏东西出发?

      坏的新东西:布莱希特的艺术(戏剧)政治化

  • 本雅明支持布莱希特的艺术理论。赞同“艺术政治化”,是对待灵韵消逝,完全祛魅的一种激进方式。法西斯的“民族美学”和布莱希特的理论分别以占有和舍弃的方式加快了灵韵的消逝与瓦解。

    旧的好东西:如何看待灵韵消逝

  • 法兰克福学派与本雅明之间的冲突:法兰克福学派以批判理论为主,批判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文化,把大众文化看成是资本主义肯定文化的一部分而加以排斥和批判,而本雅明则是这一学派中论证大众文化的合法性地位的始作俑者。(想到了韩炳哲《倦怠社会》)
    • 本雅明:大众文化的合法性更多来自于它可以与法西斯所宣扬的民族美学相抗衡,与机械复制相伴的是一种半真半假的“民主”。
    • 阿多诺:文化工业中,无产阶级已经丧失了清醒的阶级意识,只是“社会过程的客体而不是主体”。认为本雅明把文化工业与艺术混同,而文化工业只是一种被操纵的、强加给大众的虚假需求,故而大众文化只会使艺术进一步衰败。
    • 阿多诺认为大众文化获得胜利,启蒙要负主要的责任。启蒙以科学化的、综合化的、工具画的理性控制了自然,也控制了人的身体,压抑人的自然热情与本能。在启蒙下,人被迫忘记生命和身体。人的肉体被迫与精神分离,只能通过幻想来满足肉体的渴望,而大众文化制造了满足与幸福的幻像,在大众文化令人眩晕的光环下,人似乎摆脱了异化劳动,获得了幸福。

艺术批评家(知识分子)的战略任务:毁坏作品

  1. 艺术产品的技术化
    • 本雅明“政治化”议题:把艺术活动看成生产与消费的辨证运动过程,将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将读者或观众转化为艺术生产的合作者。
  2. 浪漫主义的遗产:“内在批判”
    • 本雅明认为浪漫主义不在于浪漫性(需要被权宜之计排除的)而在于反思。作者认为浪漫性在这里指形式主义倾向和反对现代主义倾向。本雅明将根植于浪漫主义的“内在批评”作为对抗现代性的方法。
    • “内在批评”:是“对思考的思考”,协调历史与宗教两个领域,寻求一种更高的领域,而把浪漫性视作暂时效果。其功能在于清除浪漫性,寻求更高领域的救世。本雅明:“浪漫主义的核心是救世主义”。
    • 批评不仅是美的问题,也是道德问题。批评必然有一种立场。

第四章 个体应对:重返“灵韵”

到了我最期待的一节。

自杀应该成为现代性的符号,这种行动带有英雄意志的印记。
:我不到啊,我拒绝承认自杀是合理的,不然我自己要寄。现代性总是要挑战我的健康概念。

  • 破坏型性格:一种“机器性格”,机器性的人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所需甚少,“工作嬉皮士”——总是快乐,总是在愉快地工作。只有拥有如此性格的人,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策略性地生存下来。本身是一种“权宜之计”。

  • 作品由象征型艺术嬗变为寓言,现代寓言本身就暗含批评。

    同一等级上出现的大众,“使他们不分彼此的是恐惧感”,既是对原初、不可追溯的事物地恐惧,也是对眼前、对迫在眉梢的事物的恐惧。

    ”善变“的波德莱尔

  • “诗的王国崩溃了”:资本主义一方面把文人从对贵族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把诗人抛向市场,灵韵向商品移情。文人成为了“被弃者”。

  • 最后的抒情诗人:人群中的孤独,有充分个性的人。其他的文人选择被新的文化模式所迷惑,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处于自我异化之中。
    说实话写得有点太陈腐了,和我高中作文差不多。

  • 多变:早期波德莱尔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后拒绝,之后又重新成为。

    • 成为唯美主义者。波德莱尔提出“纯诗”,纯粹为写诗的快乐而写。
    • 一个反唯美主义者。与艺术根基正在由礼仪转向政治有关。
    • 回到唯美主义。波德莱尔认为放弃唯美主义即放弃文人的自由。结合阿多诺提出的形式的艺术社会学,认为艺术的自律形式本身具有社会性;或马尔库塞所言,艺术的形式内在性决定了艺术社会性的内在性。
  • 拾垃圾、收藏:意味着把物品从实用性的单调乏味的苦役中解放出来。收藏是对物的拯救,同时也是对人的拯救的补充。由于占有了物,由于所有权是人对物品所能具有的最深刻的关系。、

  • 知识分子与大众的新关系:知识分子要逃到“人群”这个避难所,去看悲惨的现实。波德莱尔与这样的看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波德莱尔视自己为人群中的英雄。人群充满暴力与危险,不可信任。这种英雄的含义在于成为一个撒旦,以寓言的方式反抗。魔鬼一方面是万恶之源,另一方面却又是伟大的被压迫者,伟大的反抗者。

    ”失败的“卡夫卡

  • 卡夫卡对人类历史的分类:

    • “卡夫卡的世界”——洪荒时期。其暴力延续到今天的世界。
    • “中间世界”——神话时期。助手们和信使们活跃于此,没有秩序和等级。
    • 今天所处的世界——童话时期。童话就是关于战胜神话威力的传说,或许也就是资本主义体制的缔造过程。我们存在的意义在于传达最高领导的指令,无关爱和自由而在于无条件地服从。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权利何在,造成了一种普遍的恐惧。

这一部分像在瞎写。

  • 个体何为:本雅明关注的是现代以来人与自己身体的未被意识到的异化关系。卡夫卡拒绝让主人公以一个完整的形象出现,其完整性受到破坏,丧失了具体可感性,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

  • 忘却:

    1. 忘却最好东东西,因为它牵涉到拯救的可能性。(这里后半段写得一点逻辑都没有)
    2. 忘却最可怕的东西——暴力。
  • 卡夫卡式的反抗是一场父亲必胜儿子必败的漫长而无望的诉讼,父亲世界与官僚世界一样。

  • 在本雅明看来,驼背侏儒是犹太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坎坷命运的共同象征,是根基;而卡夫卡则是现实中的 “驼背侏儒”:

    卡夫卡在内心深处触及到了基础。这个基础既不是 “神话的预言”, 也不是 “存在主义神学”提供给他的。它是民间传统的, 既是德意志民族的, 又是犹太民族的。

最后单纯感觉没看得多懂,不会是神秘主义批评吧。

总体应对:国家大计

  • 语言的堕落:语言中客体寓于语言而不是通过语言传达自己,而后堕落为诗性的“纯粹语言”丧失,语言成为传达他物的具有中介性的媒介。

  • 与堕落的语言相伴的现代社会本身是一个幻象世界,现代性就是世界依据幻象而进行的统治程序。现代艺术的使命则是在废墟之中找到救赎信息。

    进步的概念必须以灾难的观念为基础——本雅明对现代性的反思

  • 幸福、进步与弥赛亚:弥赛亚的拯救应在世界历史之内而非世界历史之外完成。幸福是尘世之内的。

    • 幸福的悖论在于幸福不仅使我们快乐,也使我们毁灭。我们最终不是因为幸福而被救,却是因为幸福而遭灭顶之灾——这受难本身引来弥赛亚。
  • 基于对幸福进步的悖论认识,本雅明反对进化论的单一历史观(历史主义),他甚至提出一种参照方式,把进步看成灾难。

    • 历史主义:一种历史连续发展的进步观,按历史事件的因果必然性和历史的线性进步观来看待历史。历史主义者只站在胜利者的一旁,而所有的统治者都是以往征服者的继承人。进化论总是把历史描绘成一个不断进步的历史,导致人们普遍看不清历史的沉沦与颓丧。

      不是人类,也不是人们,而是正在进行斗争的被压迫阶级才是历史知识的储存者。在马克思那里,这是最后的被奴役阶级和复仇者。他们以世世代代被践踏的人们的名义来完成解放的任务。养育他们的是被压迫的先辈的形象,而不是被解放的子孙的形象。

  • 作者认为把革命看成不是历史的延续,而是打破历史的连续性。整个文明史不过是一种进步的幻觉,实质上,没有一项文明记录不同时也是野蛮记录。

  • 当下:产生于过去的某一时刻与现在的某一特定时刻的碰撞,是对历史整体性的瞬间感悟。

  • 革命是我们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的中断,文明绝不可能辩证地积累下来。“历史天使”:人类历史只是一个“碎片堆积”。

    寓言作为救赎:德国悲悼剧研究

    “国家大计”:巴黎拱廊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