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他者的狗以及作为他者的狗

遛狗随想。

日常生活中人成为了一种景观,不必具有深不可见的他者性(——我们不会想着那个坐在对面的女性是否因为什么痛苦不已。), 而牵着的狗却成为了他者。狗绳作为直径框定了一个他者的领域。

遇到没有狗绳的狗是全然没有名字的他者,没有名字,没有符号。其深度是不可知的,只好迅速拽着自己家的狗溜走。这样的狗具有他者性,一种神秘的想象的经验,而未被收录到象征体系之中。但其实说作为他者的狗没有进入象征体系也是错误的。作为他者的,没有牵着狗绳的狗,家狗漂亮干净的皮毛姑且有一种驯服性;一旦披上了野狗的外套,则更恐怖——狂犬病,疯狂,死亡,一并涌入这个他者的缝隙。我开始胆小起来,害怕可能的咬伤、动物之间不安全的性行为(虽然我家的狗是公狗),白狗脏兮兮的毛发以及它的颈圈、性别又让我疑惑。

他人牵着的狗是附着在一个安全的符号之上的不稳定性。落在狗绳的范围之外时仍能把它视作景观之中的一种具有距离的不安定因素,而一旦进入狗绳的范围内,则进入到了深渊般的他者性之中,原始的,想象的恐怖之中,也要迅速撤离才好。这个他者的领域包括了狗主人,狗主人脱离了景观的范畴,这种距离近乎亲密关系;只不过陌生的双方拒绝这种距离。我还未准备好进入他者的深渊,于是听到“有狗,走快点到奶奶那里去”也迅速牵着狗走开。平日里也得提防牵着的狗,生怕两只狗恶狠狠地吠起来,突然撕咬对方;而让两只狗相互接触也是一种信任,在这个基础上狗主人之间展开了或许有些亲密的闲聊。

我远离了我害怕的狗;也远离了害怕我以及我的狗的陌生人,迅速跑回家写了这篇随笔。

遛狗时狗奋力向前探索者,奋力,拽着狗绳,全身心地在熟悉的路径上作出新的记号。狗的行为,心绪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未知。

养狗养猫成为一种热潮,其原因不过是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原本人与人之间的他者性依然是一种预设,而陌生人更多成为了景观。宠物成为一种财产,但不仅如此,它本身的活力与动物的不驯服嫁接了人的他者性。尤其是当他人的他者性越来越不可接触时,宠物身上既背负了主人追寻的同质性,又靠着品种、品相搭建了符号美学,可是最终又不得不让我们面临他者性。它的眼神——作家有时会形容一个人的眼神“像动物”,这种像几乎很难用别的词语代替:纯洁是指人的,情绪更加属于人类,动物的眼神中含有超出理解的不可知以及他者性。与我们同住的这个生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动物身上具有的自然的气息甚至让我们生产出“猫身上有让人不得不粘着它的细菌”这样别具阴谋论之感的信息。我们其实是崇拜着宠物的。

写这样一篇文章或许也收到了《论家用电器》的影响,不过本身对这本书共情其实也多多少少说明了自己和他思维有相似之处。

还很不满意——当想到些什么的时候总是没有写的思路,往往是一个想法接着一个想法零零散散地集起来。还在探索文章该怎么写。现在就这样。

顺便之后可以讨论一下如何做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或许会成为第一篇拿来开刀的,思路大概是把前后的成果拿出来对比一下。